著名画家吴林官方网站  
首页 简介 新闻 作品欣赏 给我留言 与我联系  
 作品分类
网站分类:
中国画
     未定义分类
 站内搜索
关键字:
类别:
 
 服务公告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加微信联系我们
 新闻详细信息
《认识儿童绘画》系列讲座之二从孩子作品里发现
时间:2007-10-23 23:10:44 点击次数:4864

    上一讲我们认识了儿童绘画的特色,看似简单的儿童绘画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在孩子的原创作品里体现出孩子的个性、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隐含着无限的潜能。我们要善于发现,发现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我们在欣赏孩子作品时,不是单纯地欣赏一幅画,而是在体验孩子的心路历程,要读懂孩子的所思所想,和孩子的心灵对话,你会发现,那是一个相当精彩的世界。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几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一是刚开始学习绘画的孩子,总是小心翼翼的只在画面的中心画一个特别小的形象,画的小说明孩子的不自信和小胆,只在中心画说明孩子的思维没有打开,还不会发散思维,更谈不到创造思维。
    二是学过简笔画的孩子,只画学过的形象,这说明只会模仿不会创造。
    以上两种现象说明部分孩子还存在着性格上的弱点,表现为胆怯不自信、懒惰不爱思考、封闭不开放、随大溜没有创新精神。这些弱点都会影响孩子潜在能力的发挥,如果不及时调整改正,还会阻碍孩子未来的发展。所以,美术教育也是人的发展教育。蔡元培先生倡导的“美育救国”现在来看同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是五岁幼儿和九岁儿童的思维空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幼儿时期想象力最为发达,儿童时期观察力和创造力最为旺盛,不同时期应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分阶段设计绘画课题。少儿书画院各班的课程设置就是遵循以上原则,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的,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要高能低就,一切都顺其自然,循序渐进,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让孩子慢慢体会绘画带给他的影响终生的能量。
    四是男孩和女孩性别上的差异,性格上的差异,形成孩子作品风格的不同和思维方式的不同,男孩思维活跃表现欲强,女孩思维严谨细腻完美,性格外向的孩子大胆粗放,内向的孩子细致内敛,不同性格体现出的优缺点因人而异,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孩子的优缺点,能更好的扬长避短。
针对以上四种现象我会从六个方面分类讲述如何发现孩子的各种潜能,如何发挥孩子的优势特长,怎样在美术教育中启动孩子未来的发展。
    一、    怎样发现:
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才能谈到发现,起初孩子的潜能是封闭隐藏起来的,需要老师和家长打开这扇充满智慧的大门,怀着审美的心态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他们的感受,与他们同喜同乐,我们才能够发现。引导孩子拥有一颗放松自由的心态,在轻松愉悦的绘画环境里发挥潜能,让孩子认为画画很简单,很有趣,很自由,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他们的所思所想。每次给新生班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孩子们因为环境生疏,老师和同学都不熟悉,非常紧张,正襟危坐,课堂纪律倒很安静,可这样的氛围是找不到艺术感觉的,就拿一根简单的线条来说,心态紧张,画出来的线是僵死的,心态放松,线是生动的,而灵感就是从这根生动的线条开始萌发的,活跃的思维也是从这儿开始启动的。我让孩子们比赛看谁的线条画的长,画的放松,开始孩子们在纸上从这头画到那头,后来情绪调动起来了,纸的空间太小了,于是争先恐后的到黑板上画长线了,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了,思维调动起来了,用灵动轻松的线条组合各种各样的形状对孩子们来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这样画出来的形象都是原创的,是孩子们自己思考出来的。我时常对孩子们说得一句话:“老师没有你们画得好”,孩子们获得了足够的自信,会变得勇敢大胆,性格开朗,思维活跃,而创造力的萌发是非常需要这种心态的。
    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创造的形象,不一定是完美的,在成人看来是有缺陷的“四不像”的东西,而这样的东西却最能体现出孩子的潜能,完整的作品因为注入了过多的绘画元素和技巧,往往掩盖了许多原始的东西,而不完整的作品受到这些因素的干扰相对较少,更能体现孩子真实的想法,所以要在孩子没画完的时候去发现。孩子是凭感觉和情感去画画的,感性的灵感会在一瞬间萌发,也会在一瞬间消失,孩子不会理性地分析该保留什么该舍弃什么,要靠老师的审美意识和教学经验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引导的好会产生精彩的作品,引导的不好孩子可能什么也画不出来。孩子的作品产生具备偶然性,和他作画时的情绪有直接的关系,不是幅幅作品都能画成精品的,精品的概率只占百分之十,我们千万不要苛求孩子每次都要拿出完美的作品,更不要简单地认为孩子的作品不如前一张就认为孩子退步了,一张看似失败的作品可能隐藏着宝贵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只是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展现他们的感情和灵感,让他们在绘画过程中获得快乐和自信,我们的教育目的就已经达到了,老师和家长只是引路人,路让孩子们自己走吧,相信他们会走的很好。
    二、发现个性:
    好多画家花毕生精力呕心寻找的风格语言,在儿童绘画里却被轻松自然地表现出来了,以致豁然醒悟地感慨“天真烂漫是吾师”。齐白石六十岁变法,又变回到了孩童时代。为什么一些功名成就的大画家对儿童绘画那么情有独钟?以致弯下腰来,潜心向孩子学习呢?真正能感悟到儿童画精髓的人,也算达到了一个高境界了。可见儿童绘画的独特个性魅力不得不让人折服赞叹!如果让孩子的个性湮灭在尘世凡俗中,如果在有限的黄金年龄不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我们做老师和家长的可真要悔恨一生了。发现已显得尤为重要。
    先思考几个问题:你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吗?你能正确对待孩子的优缺点吗?你知道孩子的特长在哪儿吗?带着这些思考我们再去看孩子的作品,你就会发现“画如其人”的道理了,孩子的原创作品能充分体现孩子的所思所想,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孩子的个性情感。
    胡胤犀是个聪明调皮的孩子,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积极踊跃,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贪玩,做事凭兴趣来,喜欢画奇思怪想的题材,如果遇到符合他口味的课题,会认真地去画,往往产生非常有个性的精彩作品,但精品的概率很小,大部分都是半成品,不能沉下心去完成,这是他最大的弱点。这样的孩子往往不能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只凭一时的小聪明很难完成以后繁重的学习任务。但他有一个值得提倡的优点,从不循规蹈矩的想问题,总是有一些奇特的想法。在第一次上写生课时,为了考查同学们的观察思维能力,我让同学们画一个普通的造型单调的空调,大部分同学在很费力地研究如何画像它的时候,胡胤犀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老师,能跟它画的不一样吗?”顺势引导“可以,只要别画成水壶就行”,同学们得到了一点小小的解放,放松了许多,但空调的形象毕竟是单调乏味的,胡胤犀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老师,我能在空调上加个按钮吗?”“加按钮干什么?”“让空调不但有制冷制热的功能,还有其它的功能,比如-----”顺势引导“可以,大胆加吧。”另外几个小男孩情绪调动起来了,纷纷举手,“老师,我能加个轮子吗?”“老师,我能加个电视屏幕吗?”-----整个课堂氛围热闹起来了,孩子们画着,情绪激动地议论着,一些奇思妙想如雨后春笋一样向外迸发,写生课变成发明课了。最后大部分同学画出了各种造型的空调,胡胤犀却没有画完,还是一个半成品,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没有完全享受到螃蟹的美味。在这次的课堂作业里,胡胤犀的作品不是最好的,但他的影响力却是最大的。
另有一幅从绘画角度来看画得非常漂亮的是孔妍的作品,孔妍是个学习认真追求完美的女孩,她没有受任何人的影响,没有加任何空调以外的东西,她认为我只要把空调画的好看就行,其他的东西都是次要的。因此她的空调画得造型优美,细节丰富,还加上了很多漂亮的装饰,把单调平板的空调打扮的非常美观。如果把她的外观设计送给制造商,估计会被选用。像孔妍这样的女孩,性格文静内敛,不事张扬,做事认真细腻,追求唯美的画面风格,就像中国画的工笔画一样,也是一种风格,也有她自己的个性特色。但容易古板,灵活性不够,创造性思维还有所欠缺。
以上两位同学的性格和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要因材施教,不可统一要求,应发挥他们各自的特长,改正他们性格上的弱点,因势利导,同样都能成材。“天生我材必有用”,谁都不可能是全才,只要在某一领域发挥出优势,再经过刻苦努力,一样都能成大器的。
    三、发现情感:
    画家应该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性情中人,用他的画笔充分表达他的情感,去感染欣赏它的人,带给人以思考和共鸣。人们之所以崇拜艺术家,是因为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出了人们的幻想和渴望,能够在艺术家的作品里酣畅淋漓地宣泄自己的情感。儿童绘画活动更是抒发儿童内心情感的舞台,杨景芝教授说:“绘画对于儿童来说,其作用并不在于艺术性、思想性如何深刻,也不在于绘画技艺如何娴熟、高超。儿童画画纯属于情感发展的需要”。  
    孩子的感情渴望会在他的作品里真实自然的表达。前几年绘画班有个五岁的小女孩,乖巧可爱,她的爷爷经常接送她,对她是百般呵护。在她的作品里经常出现一个成年男子的形象,她把他画得高大威猛而又慈眉善目,我问她:“你画的是你爷爷吗?”“不是,是我爸爸”,“你爸爸在哪儿?”“他死了”。我的心猛一沉,不忍心再问下去,禁不住摸摸她那稚气可爱的脸蛋,怜爱之情油然而生。后来小女孩的爷爷告诉我,她爸爸是个军人,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出车祸牺牲了。小女孩思念爸爸,渴望父爱,她就在作品里表达她的感情,她的大部分作品画的都是她和爸爸在一起玩耍的情景,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她爸爸生前对女儿的关爱,已经在女孩心里留下了美好的、不可磨灭的印记了。这样充满感情的例子还有很多,作为老师能有机会和孩子近距离的心灵沟通,了解他们的渴望,聆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同欢喜共感伤,是多么幸福!它已经超越了一切凡事尘俗,就像一片纯净的海洋,净化着人的心灵。
    欣赏孩子的作品,带给你的是快乐、幸福、震撼和思考。有一个女孩爱画结婚的情景,画大象的婚礼,成对的小鸟,画树也要两棵树手拉着手,一个五岁的孩子为什么那么热衷于画成双成对的东西呢?后来才知道,她的父母离异了,女孩渴望家庭的温暖,在实际生活中得不到的爱,她要在绘画里找到心灵的安慰。一个男孩爱画打仗的题材,画的时候手舞足蹈,阵阵有词,画面里有许多死去的小鸟,充满了血腥和恐怖。老师和孩子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画的小鸟怎么都死了?”
“死的是外国小鸟,被我们中国的小鸟打死了,我们胜利了。”
“外国的小鸟都死了,他们的爸爸妈妈会很伤心的。”
“那不让小鸟死了,把大鸟都打死。”
“小鸟的爸爸妈妈都死了,小鸟不就成了孤儿了,谁来保护他们呢?”
“那就不打死他们了,我们和他们一起玩。”
“对了,外国的小鸟和中国的小鸟是好朋友。”
    通过辅导一幅儿童画作品,让一个迷恋战争的孩子变得热爱和平了,要通过绘画引导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培养高尚的情操,让他们有爱心,有责任,情感教育崇尚的是真、善、美,让孩子远离不健康的东西,让他们热爱生活,珍重友情,崇尚美好。蔡元培先生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
    四、发现想象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不同年龄孩子的审美意识是不同的,年龄越小的孩子画得越大胆随意,年龄大的孩子画得越谨慎小心,这是受教育的多少在孩子身上的反映。幼儿知识信息摄入的少,主观意识占据的空间大,审美潜意识多,儿童和少年审美经验的成分大,由此我想到了中央电视台“文化视点”播出的一期关于儿童美术教育的访谈,谈话的内容主要是讨论小孩该不该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这里的“正规”是指按部就班的模仿教学,主持人拿出两幅儿童画作品,让观众评价哪幅画得好,一幅是孩子没有上幼儿园时画的很幼稚的“四不像”作品,线条随意大胆,可以感觉到孩子当时的作画情景,她不是在画画而是在快乐的游戏。另一幅是孩子上了学以后在学校美术课上画的,线条很规矩,形象很成熟,画的是一个蘑菇房子和一个卡通小白兔,画得很像。近百分之六十的观众评价在美术课上画的作品好,说画得像,很好看。另外百分之四十的观众评价那幅原创的作品好,说有创意,是孩子自己的东西,表达了孩子的感觉,另外那幅是老师教的,没感觉。这时候孩子的爸爸(是个画家}拿出了两叠孩子的作品,向观众一张张展示,一叠是上学前的作品每一幅都不一样,另一叠是学了美术之后的作品,每一张都是同样的卡通形象,大同小异。不一会大部分观众的眼睛转向了上学前的那叠作品里了,这时候孩子的爸爸说了一句话:“我的孩子现在已经没有想象力了”由此引起了儿童美术怎样教的大讨论---------。
    五六岁的幼儿是想象力最发达的年龄阶段,幼儿班的教学要以开发幼儿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的,教师在设计课题时,要选择能充分发挥孩子丰富想象力的题材,比如“树”“瓶子”“风筝”等等,这些形象都具有多变性,可以这样画,也可以那样画,一定要留给孩子自由的发挥空间,因为训练造型并不是幼儿班的教学目标,通过形象开发想象力才是目的。以“树下的世界”为例,这堂课重要的不是教孩子怎样画树,而是通过“树”这个形象让孩子想象更丰富的内容,“树”只是一个引子,一个大空间,在这个大空间里要引导孩子添加更多和树有关系的形象,如图1,这个孩子画了蚂蚁、窝、蚯蚓、虫子、鱼、小河、通道、阶梯,实际上已经描画成了一个地下王国,树的形象在画面里成了背景和衬托。咱们在看到这张作品时,可能感觉有点乱糟糟的,还有点看不懂,那就弯下腰来问问孩子:“能给我讲讲你画得是什么吗?”孩子会自豪的向你讲述他的想象世界,“这是一座大树城堡,里面住着谁-------,他们在干什么--------,小白兔来了-------等等,”一篇生动的童话故事娓娓道来,被孩子描述的有声有色,这时候你肯定会惊叹孩子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什么时候语言表达能力也变得这么好呢。这就是绘画带给孩子的能量,绘画活动是幼儿的第二语言,它能很好的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平时我们的老师就要求家长,经常让孩子讲讲他的画并记录下来,时间长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做的好的家长,像魏炜驰、黄天一、邓子钰、邓程方、郝子敖、苏子瞻等等好多优秀的妈妈,都是切身感受到孩子在美术教育中获得的全面发展,这些优秀孩子的点滴进步和妈妈们的细心呵护是分不开的。
    认识到了儿童美术教育的宗旨,我们就不会再有“我孩子怎么画不像?”这样的疑惑,因为我们知道让孩子学习美术的目的不是单纯地画什么像什么,教孩子画像很简单,示范一个现成的样子,按部就班的教给他们方法步骤,不久就能画得很像,而开发想象力却要耗费老师更多的精力,难度很大,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可能你会提出疑问,开发想象力是重要的,绘画方法也是重要的,不懂得绘画方法想象的形象怎样画出来呢?说的对,虽然我们不是唯画画而画画,但毕竟是在教孩子学画画,技法在美术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表达画家思想感情的手段。但儿童美术活动与成人不同,对于成长中的幼儿来说,开发智力比教授绘画技法更重要,在幼儿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应该是开发思维能力在前,传授绘画技巧在后,其实开发想象力与绘画方法并不矛盾,想象力开发出来了,画自然就画出来了。反过来思维,早早的把绘画技法教给孩子,想象力却受到了限制,因为孩子的思维能力还不能综合全面地分析问题,他只能照顾到一面,另一面就照顾不过来了。比如说构图问题,好多孩子不会安排物象的位置,画的散、乱,物与物之间没有关系,在这里首先让孩子把想象的物象表现出来,再教给他怎样安排这些东西,也就是说,以孩子的原创形象为起点,而不是技法教出的规范形象为起点,这样才能因材施教,避免千篇一律,才能体味出儿童绘画的独特魅力。       
    五、发现观察力:
    八到十岁的孩子,已有了一些审美经验,也具备了一些成人化的审美意识,追求完美的画面,真实的造型,平时经常看到的比较匠气的作品就出自这个年龄段孩子之手。针对这种情况,老师首先需要做的是转变思维模式,此年龄段的孩子想象能力在减弱,观察理解能力在提高,这个阶段安排写生课是恰当的,写生能很好地锻炼观察思维能力,但需转变孩子惯性思维习惯。面对写生对象,孩子的第一感觉是我怎样画像它,真实的写生对象在影响着孩子的思维和眼睛,容易犯模仿自然的弊病,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说“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这时候,老师不是教授如何画像这件东西的方法步骤,而是引导孩子大胆去改变写生对象,不要让物象牵着你走,而是你去主宰物象,在抓住物象的特征的同时,去变化物象,使它变得更有趣味、更美。生活中真实的物象往往是古板的机械物,比如一把普通的椅子,它本身没有什么美感,只是具有实用价值,要引导孩子从这把普通的缺乏美感的椅子上,发现创造出美感,去弥补它的缺陷,朱光潜先生说:“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我经常跟孩子说的一句话:“老师不要求你们画像它,只要求画美它”,画美它就是去创造新的形象,“你们不要做木匠,而要去做设计师”,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注意力就不会只盯着椅子原来的样子,而是大脑在飞速运转如何改变它,这样就会产生出千变万化的椅子形象,全班三十名同学会画出三十把椅子的形象。(见图2、3、)儿童写生训练完全不同于学院式写生训练,老师不能只会教画画,而不会教别的了,这也更好的说明了儿童美术教育同专业美术教育的区别,进一步印证了“功夫在画外”的深刻内涵。(更多的关于观察方法的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文章《观察方法问题》里做详尽论述)
    六、发现创造力:
    1、从造型里发现:从孩子不完整的作品中,一个简单的形象,可以发现孩子在创造力方面开发的程度,拿图5和图6房子的造型对比,图5的孩子在认识直线的基础上发挥出了斜线的造型,在认识长方形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不规则的形象,而图6的孩子还停留在一种造型的模式上,对另外不同形象的创造还有所欠缺,虽然画面很干净,造型很严谨,但创造思维还没有完全打开。让孩子通过一个形象引发创造出多个形象,这些形象可以是生活中见过的,也可以是想象的。在教孩子创造形象之前,先让孩子认识形象,认识首先要学会观察,也就是说要先学会看,然后学会想,再学会画。看、想、画这个过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认识,我们先说“看”:比如说让孩子观察方形,不要把孩子的眼睛固定在一种方形的认识上,老师要拿出多个不同的方形让孩子去体会,然后延伸到创造不同变化的方形,再进一步去组合方形,比如房子的形象,孩子只要对方形的认识是变化的,而不是单一的,那么房子的形象就是多样的,老师只需准备好关于方形的图片和资料就可以了。再说“想”:想是开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环节,想就是思,让孩子学会思考,有了最初对方形的不同认识,思这个环节就是让孩子学会创造与别人不一样的形象,通过简单的方形让孩子去建造他们自己的、丰富多彩的、奇形怪状的、充满独特趣味的房子形象。例如宋佩儒的《沙发城》,(图7)这幅作品的原形是她家里的普普通通的沙发写生,孩子给沙发按上了翅膀,装上了太阳伞,还装备了机器按钮去控制它可以随意组合,下雨天可以自动打开太阳伞,放出优美的音乐,还可以伸出手臂给你端上热腾腾的咖啡,集各种功能于一身,我们的孩子已经成了发明家。如果老师只教会孩子如何画像一个沙发,他们怎么会迸发出如此惊人的创造才能呢。孩子的思维只要打开了,在他们的潜意识里面,就不会满足于只表现一种固死的形象,他们会自觉地挑战未知的世界,他们会感觉到想象与创造带给他们的成功和愉悦。当孩子的创造思维已经被调动起来的时候,“画”还用教吗?老师再在黑板上示范房子怎么画还有必要吗?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老师不在黑板上示范,孩子们反而能画出有创意的形象,一旦老师做示范,孩子们画的是死板的没感觉的形象,因为他们的思维很容易被老师的示范固定死,他们不敢超越老师去画自己的形象。所以,不要给孩子定出任何的标准,他们会无所适从。
2、从笔墨里发现:中国画笔墨的继承与创新,历来是中国画界争论不休的热点话题。吴冠中先生的“笔墨等于零”在美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张仃先生倡导的笔墨是中国画的底线,没有笔墨就没有中国画的论点与吴冠中先生的缺乏情感、意识、思想的笔墨就等于零的论点的学术争论,成为中国画家关注的焦点,也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思考。反映在儿童原创水墨画里,这些争论都会化解的烟消云散,如果哪个画家还在为笔墨问题迷茫徘徊,那就看看儿童原创水墨画吧!而在前几年,面对社会上风行一时的儿童学成人国画的恶俗风气,看到三笔一个小鸟两笔一个葡萄的千篇一律的小大人画,我曾一度痛恨让小孩学国画,它不但不能给孩子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简直是在扼杀童心,泯灭才华,让孩子变得老态龙钟不思进取。后来扪心思考,错不在中国画,而在怎样教中国画。一定要让中国的孩子真正了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让他们从小树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中国画的笔墨千变万化,意蕴深远,让孩子通过笔墨深入体味中国文化的精神境界,而不是让笔墨技巧限制孩子的创造思维。清代山水画大家石涛说:“法无障,障无法”,既是画法不会束缚人,束缚人既不是法。在孩子眼里,笔墨很简单,并不是让很多画家敬畏的高不可攀的高山,毛笔就是为我所用的绘画工具,他们不明白用毛笔勾出轻松的线条、点出的层层渲染会让大人们如此喋喋不休的争论,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要那么复杂。孩子们要做的只是怎样运用笔墨轻松自如的表现他们的性情感悟和雅韵情怀。且欣赏两幅儿童水墨画作品:图8是8岁陈一东的山水画作品,笔墨恣肆,大乱大整,于乱树中迸发出墨韵笔情,感受到小画家不受羁绊特立独行的性情境界。图9是9岁刘子涵的山水画作品:飘逸变化的线条与灵动深远的层层墨点的和谐共融,表现出小画家自由潇洒的性情和纯朴自然的绘画风格。以上作品完全不同于一些老气横秋的死学传统的老学究作品,也不同于沾染铜臭气俗不可耐的商品画,更不同于那些只会玩弄笔墨没有精神追求的画匠,这些原创作品体现出孩子们的创造才华和独特的个性魅力,以及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理解感悟。
3、从色彩里发现:儿童对色彩的感知能力非常敏锐,每人都有自己喜爱的色彩情感,他们喜欢红色的热情、蓝色的清净、紫色的神秘、黄色的浪漫,孩子们徜徉在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无比兴奋,常常激起表达它的欲望,但却遇到了很大的难题,感觉到的色彩如何表现?色彩学是一门独立深奥的学科,仅色彩理论和相关知识就能装五斗车,表现色彩的技能又很难掌握。如果按学院式色彩教学体系去教孩子,他们是很难理解的。他们不完全懂得色相的冷暖,补色的关系-------,所以水粉画课有一段时间迟迟不敢上。有一次,看到有个孩子在国画课上错拿了水粉画颜料,在宣纸上凭感觉胡乱涂抹的时候,触发了我的教学灵感;就凭感觉,充分调动孩子对色彩的感性思维,不受色彩理论的束缚,跟着感觉走,大胆去创造自己的表现方法。我准备了西方印象派绘画大师的作品让孩子们先有一个感官认识,再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色彩知识,然后就让他们大胆尝试色彩的未知世界了。孩子们像探索新大陆一样,每调和出一块颜色,都兴奋不已,太神奇了,太好玩了。然后再引导他们把抽象的色彩注入新的元素,注入意境表现春夏秋冬,注入情感表现喜怒哀乐,注入音乐表现情绪起伏。最后解决色彩与形象的关系,告诉他们水粉画重色轻形的道理,大胆创造自己的表现方法。孩子们的感觉是水粉画一点都不难,色彩非常有意思,于是创造出灵动轻快的点彩画法的郭媛媛风格(图10),泼辣激情跳跃笔触的张培杨风格(图11),高雅精致柔美的王博风格(图12),浩荡整洁大气的田乐昭风格(图13),丰富细腻小笔触变化的贺立风格(图14)等等一大批具有独特韵味的精品力作。让人不得不惊叹小画家们超出成人想象的创造才能。
    杨景芝教授做出了最好的总结:“美术实践活动是促进儿童思维和心灵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一项培养完整人格的教育工程”。儿童美术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更不是职业教育,它是人的发展教育,是素质教育,它以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培养为宗旨,注重的是孩子综合素质的未来发展。
    菏泽市少儿书画院   吴林
    儿童画是儿童个性的体现,思维的反映,情感的流露。吴林老师的《从孩子作品中的发现》以朴实自然生动形象的文笔向我们展现了儿童画的灿烂神奇和儿童在绘画过程中所蕴含的巨大潜能。这种独具特色的创造发现,倾注了吴老师对美术教育事业的热情与激情,凝聚了对孩子无私的关爱与尊重以及对教学理论实践的严谨与认真,体现了吴老师超前的教学意识及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文章内涵丰富,有感而发,发人深省,结合事例,生动鲜活,是家长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和孩子心灵沟通的平台,更是开启儿童心智,塑造完美人格的钥匙。愿所有关爱儿童教育的家长老师都能从中得到宝贵的启示
友情链接: 中国美术协会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网 | 书法家王运涛官方网站 | 画家田小东官方网站 | 画家赵子忠官方网站 | 画家史贵仁官方网站 | 画家蔡元甫官方网站 | 画家赵慧斌官方网站 | 画家杨仕芳官方网站 | 书画家曹大经官方网站 | 画家刘素丽官方网站 | 书画家孙东旭官方网站 | 画家齐建民官方网站 | 画家刘峰官方网站 | 画家张丽官方网站 | 画家彭廷龙官方网站 | 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边杰官方网站 | 油画家黄艺豪官方网站 | 画家李国兴官方网站 | 画家王洪祥官方网站 | 邱楚莲官方网站 | 画家汪国岛官方网站 | 油画家李宾官方网站 | 画马名家刘院明官方网站
首页 | 简介 | 新闻 | 作品欣赏 | 留言 | 与我联系
管理助手 | 免责声明
点击次数: 107600
wulin.caaan.cn | 著名画家吴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