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证号:10040 
  著名画家何昌林官方网站  
首页 简介 新闻 作品欣赏 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联系  
 作品分类
网站分类:
中国画
     未定义分类
书法
     未定义分类
 相册
未定义分类
 站内搜索
关键字:
类别:
 
 服务公告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加微信联系我们
 新闻详细信息
凉山彝人的伞
时间:2007-12-25 23:54:06 点击次数:4144

    伞,挡雨、遮太阳光的工具,这是《辞海》的解释。我一直就这样理解和支配着伞,因为谁都知道这是伞的职能。
    然而,我每次赴火把节盛会,都会被这漫山遍野的伞的世界所迷住,而且是金灿灿一色的大黄油布伞。1980年的火把节我第一次在普格县一处高地俯视下去,那两条窄窄的街道全是拥塞的黄伞,缓缓移动。立即涌现了一个词——“金色河流”,不算新意,因为我不是诗人。但时过二十几年,我仍然怀念那金色的河流。因此,自那以后,每次火把节我都特别留心“彝人的伞”。同是生活在高原的诸多少数民族,都没有如凉山彝人那样使用伞;青藏高原的藏民族离太阳最近,也没有如凉山彝人这样迷恋伞;就算杭州以制伞闻名,浙江乡下的农民薅秧时都优雅地撑着鲜艳的伞,他们也并不知道伞对于凉山彝人的意义。因为我在普格火把节的夜晚,看见广场上的彝人都打着伞看演出,尽管那是满天星斗的夜晚;我曾看见月色迷人的深夜,对对彝人情侣还举伞而行、窃窃私语;我也看见在节日聚会的山坡,彝人把伞倒放,把饭菜倒入伞中,大家愉快地午餐;我还看见他们用伞接来山边的泉水解渴。这一切,都超出了伞的职能范畴,难怪彝人特别衷情于那种又大又结实的黄油布伞。这种伞也许只在凉山的布拖和普格还有作坊生产。那是用熟桐油浸染棉布制成的油布作伞面(桐油染纸则为油纸),这种油布自塑料布诞生以来,就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唯凉山彝族的还保存着这种“古老”的纯手工制作工艺(这个民族负载着太多的历史信息)。
    今天都市的伞,已经花样百出,是时尚的一部分。也许有人为丢失一把贵重的伞而伤心过,而我却被伞不止一次地感动过,那是在大凉山的火把节,夜晚是火的节日,白天是伞的节日。一件事物,只要形成规模,并且持之以恒,它就是一种文化。彝人的伞已经超越物理意义,成为一种精神,在我心中烙下永不泯灭的印记。
    我曾经说过,伞对于彝人是一个“移动的家”,因为他们的祖先是“随畜迁徙”的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家”是帐篷,现在的内蒙古草原和青藏高原牧区,仍使用便于拆卸转移的帐篷。彝族先民游牧时期的帐篷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我在彝乡辣子沟见过的彝家最接近“帐篷”的房子,劈开的木柴围成栅栏作墙,刀劈的木板当瓦,再压上石头,“家”就成了。按他们的说法,“两匹马就可以搬家”,因为搬家时只需要把房顶的“瓦板”拆下带走就可以了(瓦板必需刀劈,刀劈顺木材筋路而下成板,经日晒雨淋而不裂,制作不易)。“瓦板房”是凉山彝族的独特建筑样式,多数地区的墙是夯土。牵着马搬家的彝人我见过,那是他们为了寻找新的耕地而迁徙(刀耕火种的后果)。按《事物的起源》说法,最早的帐篷叫“风篱”,“风篱的结构很简单,以树或树枝插入土中,形成一道垂直的墙或半圆形的围墙,其上覆盖着短枝、树叶、树皮或草,就能提供一个可防风雨的初步住所。”这种“建筑”在山区还有,那是彝人冬季狩猎和守护庄稼用的窝棚。
    我无心研究彝人的建筑,那不是我的专业所长,但我见过凉山多数地区的房屋,我对房屋构成的空间感兴趣。实际上,早期人类无论“巣居”、“穴居”,都只为求得一个安全的空间,这应当就是“家”的基本概念。早期人类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是极不安全的,相对封闭的小空间——“家”是所有安全和温暖的寄托。就是现代人在旷野里,尤其暴风雨前或夜色即将来临时也会感到恐惧,此时对“家”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我在高原上有过多次这种体验,此时的风声、水声、虫鸟的鸣叫声都对孤独的“我”构成威胁,这时能靠上一块岩石或一个土堆都增加一分安全。这种对小空间赋予的温暖寄托,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心理需求。
    1972年,我在彝寨辣子沟曾见两排高大的瓦房无人居住,或作他用。房后是清澈的辣子河,按理是相当好的居住场所,因为我们工作队就在其中一间住了半年。据当地干部说,这是大跃进时,为改善彝族社员的居住条件而修的居民点,当时还提出“煮饭锅灶化、吃饭碗筷化、睡觉床铺化”的口号。但当地彝族社员住进去不到半年,差不多都搬走了,还是回到祖祖辈辈习惯居住的半山上,住那“烟子出得去,雨雪进不来”的窄小的瓦板房。我问过他们搬走的原因,他们说“冷”,“山下潮湿,要生病”,这正说明小空间的“温暖”和“安全”。更何况大瓦房后墙都有小窗户,我注意到彝人的房子,墙面无论栅栏、木摞子或夯土,均无窗户,这一定是“空间完整”的心理需求。这一切都是充满物质文明的现代都市人无法体验的,相反,现代都市由于生存空间的异化和狭窄,人们为摆脱窒息和压抑,却在努力为扩大空间而奋斗。
    还是让我们回到“伞”的话题来吧。我们已经认定房屋构成了“家”,帐篷是可移动的房屋;如果不是附会的话,伞就是移动的帐篷。彝人出门随身带伞,就是带上“移动的家”;他们服饰中的“披毡”、“察尔瓦”折叠可坐,垫可防潮,盖可保暖也是“家”的必备物件。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认为这就是凉山彝族独特的“伞文化”呢。
    说明:这篇文章是1983.8写成的,未发表。今作增删刊出。作者—2003.10.

友情链接: 中国美术协会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网 | 书法家王运涛官方网站 | 画家田小东官方网站 | 画家赵子忠官方网站 | 画家史贵仁官方网站 | 画家蔡元甫官方网站 | 书法家李闯道官方网站 | 画家赵慧斌官方网站 | 画家杨仕芳官方网站 | 书画家曹大经官方网站 | 画家刘素丽官方网站 | 书画家孙东旭官方网站 | 画家齐建民官方网站 | 画家刘峰官方网站 | 画家张丽官方网站 | 画家彭廷龙官方网站 | 画家张天佑官方网站 | 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边杰官方网站 | 油画家黄艺豪官方网站 | 画家李国兴官方网站 | 画家王洪祥官方网站 | 邱楚莲官方网站 | 画家汪国岛官方网站 | 油画家李宾官方网站 | 画马名家刘院明官方网站
首页 | 简介 | 新闻 | 作品欣赏 | 相册 | 留言 | 与我联系
管理助手 | 免责声明
点击次数: 108466
hechanglin.caaan.cn | 著名画家何昌林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