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朱亦秋官方网站  
首页 简介 新闻 作品欣赏 相册 给我留言 与我联系  
     那一点形而上的诗意    平和淡定是心性    溪山无名更清幽    走出庭院 回归大野  
 作品分类
网站分类:
中国画
     山水
     花鸟
 相册
未定义分类
 站内搜索
关键字:
类别:
 
 服务公告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加微信联系我们
 新闻详细信息
金屑入眼总成翳
时间:2012-8-13 12:41:11 点击次数:3523

                                                                       朱亦秋

    遂昌县金矿旅游区的大门前有一个独特景点,架上一只巨大的草鞋,取名为“草鞋换粥”。介绍说,古代有个极有眼光的商人,看中金矿上采矿工人脚下穿的破草鞋,于是设一粥摊,只要那些矿工脱下破草鞋就可以免费供应米粥。这对那些食不果腹的矿工们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而这位供应米粥的“慈善家”也因收集了破草鞋中洗出的金屑而发了财。
    现在,游客到此一游,都从心底里佩服这位商人的超常眼光和创业手段,于是纷纷在大草鞋前合影留念,颇为热闹。然而,有心的游客仅仅乘兴热闹一番是不够的,还应该从此悟出更多的道理。
    明代晚期,我国著名的文学流派公安派领袖袁宏道在他的佛学著作《金屑编》中指出,禅林有语曰:“金屑虽贵,在眼成翳。”意思很明白,是说像金屑这种宝贵的东西,弄不好也会坏事。我的理解是:这“眼”不仅指肉眼,也指一个人的眼界,眼力,即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和艺术审美观。如果一个人只为获取金钱而奋斗终生,经商办厂如果为了图利而不讲信誉,不受道德和法律约束,那就是“金屑入眼”;艺术品收藏投资,如果只以市场价值为唯一标准,而抛弃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而不顾,那也是“金屑入眼”。金屑是无孔不入的,既可入眼,也可入心。入眼生翳,使你分不清是非,辨不出真假和优劣。入心则迷,会使你金迷纸醉,沉迷于骄奢淫逸的享受之中不能自拔,甚至干出违法乱纪缺德悖理的坏事。在当今这拜金主义盛行的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金屑入眼总成翳。翳者,障也,亦即如白内障一类的视觉障碍。我以为,从书画家和鉴藏家的角度来看,这种障碍有三种。
    一是物障。这“物”是广义的,即既指物像,又指物欲。患了“物障”的人,只见物不见人,只见物不见心。例如金钱,名位等等就是物欲,如果一味迎合市场,一切为了金钱,就会成为精神上的矮子,道德和法理上的聋哑人。“物障”害人也害己,此等道理,大家都懂,在这里不再多讲。
    二是法障。所谓法障,就是迷信传统成法而造成的认识障碍。书画艺术博大精深,并不是一入门就能入其堂奥的。然而,当下的书画界和鉴藏界就存在着一种肤浅、浮躁的乱像。一些记者,评论人,一些权威媒体,甚至在基本功ABC还未过关,就在那儿连篇累牍,哇喇哇喇地吹个不休,什么“栩栩如生”呀,“惟妙惟肖”呀,“龙飞凤舞”呀,“笔精墨妙”呀等等,用成批成套的不着边际的美辞评论这个吹捧那个,在他们那里,张三李四可以戴一样的帽子,古人今人也可以穿一样的衣裳。
    当然,面对这些外行的言行失当我们还可以一笑置之。但是,一些所谓内行的书画家和鉴藏家的“法障”现象,则实在令人心寒。比如中国画传统中的笔墨观,那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可以说,所有的中国画家都知道笔墨的重要性。更有一些书画家和评论家把它吹得神乎其神,玄而又玄,至高无上。前几年,吴冠中先生的一句“笔墨等于零”触犯了众怒,被众多书画家评论家断章取义地围剿了多时。
    不可否认,笔墨是中国书画的大法。但是,我们更应知道,法无定法,法是不断演变更新的。我法无法,法是在不断突破和创新的。如果把古人的笔墨看作是死的教条,看作是至高无上一成不变的,讲究笔笔有出处,那就是泥古不化,那就是不懂法,那就是违法。看今天的书画界,真有那么一些不知法不懂法的人在起劲地宣传普法;也还有那么一些人眼光如豆,不知无外有天,法外有法,却以守法自居,其实是违法的人在那儿执法,真的让人啼笑皆非。我们不妨追问:在中国书画的创作和鉴赏中,有没有比笔墨更重要的东西存在呢?有!那就是真善美!那就是天道!那就是你的良心!法障造就了法盲,也造就了大批画奴,书奴。
    三是心障。所谓心障,指某种错误或偏失的心态和认识会极大地妨碍创作和鉴赏。画是心画,如果心受蒙昧,就会走入迷途和歧途。这里讲的心,是指头脑,又指思想。没有自由的思想,没有创造精神,没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风格,就不能算是好书画家。
    可是,如今的书画家鉴藏界,心障重重,积弊成山,流俗盛行。许多书画家创作中迷失思想,述而不作,不讲创造,而许多鉴藏家又只看名头,不看画品。这样,就给流俗盛行以可乘之机。我以为流俗对我国书画界的重创是巨大而可悲的,它是让人们在不知不觉甚至舒舒服服之中滑向深渊的。我这不是危言耸听。我曾写过一些画语录,其中有两句是:莫把流俗当高雅,听雨何必定残荷?流俗的可怕就在于许多人把它当作高雅,欣赏之,创作之,流传之。
    什么是流俗?首先要搞清什么是源什么是流。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创作的生命,在于源头活水。要有源头活水,就必须探源,知源,拓源。源在哪里?在大自然,在社会民间,在作者心里。更深一层追究,则源在天道,在深奥的东方哲学里。探源是辛苦的。当今的许多书画家不懂和不肯探源,只知涉流,随波逐流,吃现成饭,吃古人前人他人嚼过的馍,人云亦云,人画亦画。这样,久而久之,遂成流俗。山中清泉,在山尚清,出山则浊。一股浊水,竟不知其浊,汹涌澎湃,浩浩荡荡,流泥走沙,鱼龙混杂。如今世上,有多少人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写呀画呀,都是一些散发着陈腐气息的流俗题材,流俗手法,什么高山流水,小桥人家呀,什么梅兰竹菊,牡丹水仙呀,什么隐士高人,和尚道士呀,什么竹林七贤,西园雅集呀,等等等等,以至于抄袭摹仿复制近现代名家的作品也成流行书画。这股浊流,就是流俗。
    无论是物障、法障还是心障,都是翳。如果患了白内障,尚可开刀救治。如若让金屑迷了心窍,也许就无药可救。倘若有成千上万的老老少少的书画家,鉴藏家和文化人,都让金屑障了眼,迷了心,跌入金光闪闪的认知深渊之中,那才是文明的灾难。
友情链接: 中国美术协会网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网 | 书法家王运涛官方网站 | 画家田小东官方网站 | 画家赵子忠官方网站 | 画家史贵仁官方网站 | 画家蔡元甫官方网站 | 书法家李闯道官方网站 | 画家赵慧斌官方网站 | 画家杨仕芳官方网站 | 书画家曹大经官方网站 | 画家刘素丽官方网站 | 书画家孙东旭官方网站 | 画家齐建民官方网站 | 画家刘峰官方网站 | 画家张丽官方网站 | 画家彭廷龙官方网站 | 画家张天佑官方网站 | 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边杰官方网站 | 油画家黄艺豪官方网站 | 画家李国兴官方网站 | 画家王洪祥官方网站 | 邱楚莲官方网站 | 画家汪国岛官方网站 | 油画家李宾官方网站 | 画马名家刘院明官方网站
首页 | 简介 | 新闻 | 作品欣赏 | 相册 | 留言 | 与我联系
管理助手 | 免责声明
点击次数: 120663
zhuyiqiu.caaan.cn | 著名画家朱亦秋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