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中国美术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商铺建站 | 艺术家建站 | 美术企业建站 | 艺术通 | 管理助手 | 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
中国美术网
搜索排行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常敬竹:张仃,从岁月深处一路走来

时间:2017-2-17 15:31:00 点击次数:2618

    张仃先生住在北京西郊的山林中,房子是按照他喜欢的北欧民居风格建造的,不大的院子里种满了花草树木,白发苍苍的张仃每天身穿蓝色土布中式衣衫,或是在书房里写字,或是看书读报,或是坐在藤椅上手握烟斗静静地抽烟。作为一位世纪老人,张仃已经整整 93 岁了。按常理,人老了,会喜欢怀旧,喜欢回忆从前的时光。可张仃不这样,每天还在忙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像个匆匆赶路的旅人,顾不上停下脚步,回望留在身后的长长足迹。
    特殊时代选择了漫画
    张仃从小就对绘画有着浓厚兴趣,15 岁那年只身来到北平美专学习,作为一名热血青年,他身在京华,内心却对被日军占领的家乡东北充满了惦念,沦亡之痛和社会黑暗使他内心有着说不出的苦闷与痛楚。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他渐渐喜欢上了表达进步思想、揭露社会黑暗的有力武器——漫画,并由此开始了自己的漫画创作。
    张仃回忆说:“那时我是个流亡学生,生活很苦,校董刘半农见我对漫画痴迷,感觉我有创作才能,就介绍我到《世界日报》从事广告设计,半工半读。这帮助我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也使我更多地接触了社会。”张仃创作的漫画,都是揭露社会黑暗、要求抗日的。1934 年张仃与同学组成战地宣传队到山海关东北军驻地宣传抗日,积极组织左翼美术活动,加上他的漫画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引起国民党不满,以危害民国罪被判刑三年半。他利用狱方让他办“自新”报的机会,继续创作抗日和揭露社会黑暗的漫画。后经朋友多方相救,张仃被保释,他设法将 40 多幅漫画带出监狱并在北京举办展览,引起很大反响。  
    1936 年春,张仃辗转到了南京,由张恨水介绍到《中国日报》和《扶轮日报》画漫画,从此开始自由撰稿人和职业漫画家的生活。为《扶轮日报》画时事漫画,隔天一张,每张一块大洋。为了创作,他晚上苦苦守候在报馆前,等中央新闻社发布时事新闻,然后回去进行构思创作,常常要到深夜才能画出满意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张仃在当时的漫画圈里渐渐有了名气。张仃在晚年回忆说:“有一件事让我难忘,当时我创作了两张漫画,寄给《生活漫画》被退回来了,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寄给了张光宇主编的《上海漫画》,没想到几天后,我在街头书摊上看到新出的《上海漫画》封面是我的作品,还是彩色珂罗版,这对我鼓舞很大。”
    抗战爆发后,张仃参加了叶浅予组织的抗日漫画宣传队。从上海到武汉后,在周恩来、郭沫若的指导下,张仃积极从事漫画创作与宣传活动,还参加了全国漫画作家协会战时工作委员会,编辑全国漫画运动的中心刊物《抗战漫画》。他创作的漫画《收复失地》,被制成木版,在全国印发。张仃的漫画,以犀利的画笔、鲜明的个性,给当时的读者留下了深刻记忆。叶浅予先生评价说:“张仃这个名字在 30 年代的漫画界初露头角,发表了大量针对反动政策的讽刺画,很快成为漫画界中坚力量”。张仃说:“那时的漫画家们带有强烈的爱憎感情和社会责任感,将个人命运同民众疾苦和民族存亡融为一体,表达的是大众的普遍情感,发出的是人民的呼声。我把创作的每一张漫画都当作武器,向黑暗社会宣战。我常常觉得自己像一名士兵,是在为心中的理想而战斗。”
    把天安门作为国徽主体的艺术设计
    1938 年,张仃奔赴延安,他给毛主席写信要求工作。毛主席给他回信,要他去找周扬,他被周扬安排到鲁迅文学艺术院美术系教学。后又到丁玲主持的延安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萧军在“文抗”成立了一个鲁迅研究会,张仃被聘为研究会美术顾问,负责鲁迅著作出版设计与绘制鲁迅肖像等,张仃的人生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一时期,张仃中止了漫画创作,另一方面的艺术潜质却得到了充分展示。组织上安排他为延安大生产运动成果设计展览,对张仃来说,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他以新颖的艺术设计和独特的美学思想,对延安军民的生产成果进行了完美展示,展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受到在延安的中央领导和边区军民的一致好评。这令当时在延安的美军观察组和记者团非常惊讶,他们说想不到在陕北这么贫瘠的地方,竟有这样时尚的展览,这在大后方重庆也是没有的。
    为给延安的文化人提供一个交流聚会的场所,上级要求张仃把一间废弃的房子设计成作家俱乐部。由于物质极端贫乏,他就地取材,用当地老百姓筛面用的箩、编炕席的苇子和能找到的土布、毡子等材料进行环境布置,他在墙上挂上一盏盏壁灯,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小酒吧台…… 张仃设计的作家俱乐部非常前卫,不仅吸引了延安的艺术家,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也成了这里的常客。他为青年艺术剧院设计的山门同样十分摩登。他的老朋友艾青感慨地说:“张仃到哪里,摩登到哪里。”可惜由于条件所限,张仃的这些创造,除了留下几张照片,已很难找到别的资料了。
    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张仃跟随部队千里跋涉,到达东北,担任《东北画报》总编辑。后奉命来到北平香山,编辑《解放战争三年战绩》。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遵照中央要求,张仃为新中国设计全国政协会徽,担任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装饰工作,参与中南海勤政殿、怀仁堂的改造工作。他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进行实地考证、查阅资料、请教老艺人,圆满完成了每一项任务。
    之后不久,张仃就投入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工作,他带着对新中国的深厚感情,全身心地投入设计。经过苦苦思索,他大胆提出了把天安门作为国徽主体的艺术设计,他认为天安门既是五四运动发源地,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之所在,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他的这一创意经全国政协国徽设计组讨论通过后上报到中央,周恩来和其他中央领导支持了张仃的设计。国徽方案进一步完善后通过了中央政府审查,由毛泽东主席签署命令正式通过。张仃到北京前门外找到一位木雕师傅,雕刻出了新中国的第一枚国徽。1950 年国庆一周年前夕,他带领工人将这枚国徽悬挂上了天安门。对于这段历史,张仃很少提及,即便有人问起,他也总是谦虚地说,“国徽的设计完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的贡献只是提出了以天安门为主体。” 结下中国绘画史上的一段“焦墨缘”
    “文革”中,张仃遭受了巨大磨难。造反派用他的绘画举办了一个“黑画”展,给他加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进行批判。之后,又把他下放到河北获鹿县的军队农场劳改,接二连三的批斗和打击,使他的头发全白了。1974 年,张仃被暂时从农场放了出来,回到北京时,他才发现偌大的北京城已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了,他只好在香山樱桃沟找几间废弃的农舍作为栖身之处,一代艺术家陷入极度的苦闷与彷徨。
    这时候,他想到了 1954 年从荣宝斋购藏的《黄宾虹焦墨写生册》,由于这本册页大小和毛主席语录一样,张仃揣在怀中一直带在身边,才没被造反派抄走。册页中那些老辣率意的焦墨山水,特别对张仃的心思。让他躁动的灵魂感到了安静。没有人会想到,就是这本小小的册页,结下中国绘画史上的一段“焦墨缘”,使焦墨山水这一画种在当代中国得以传承和弘扬。此时的张仃再次找到了生命的支点。窘迫的生活,使他连创作用的纸笔都成了奢侈品,他只好去向村里的小学生借了一管秃笔和一方破旧的墨盒,买回一些小学生用的元书纸,开始了焦墨画创作。他注重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也善于向当代山水画大家学习借鉴,还喜欢带着问题到自然中去,在创作实践中寻找答案。这是一段炼狱般苦难的人生岁月,但也是张仃潜心修行的日子,他用心中的山水世界温暖着冰冷的心。
    张仃对自己认准的东西,就会执意坚守下去,无论外界给他施加多大压力,他都不会轻言放弃。为焦墨画创作,他不顾年迈,坚持带着一个本、一支笔、一个小马扎、一根拐杖在夫人灰娃的陪伴下登山写生,20 多年来足迹踏遍了名山大川。有一年冬天,他不顾零下 20 多摄氏度的寒冷天气,坐在无定河岸边一画就是半天,人都快冻僵了还不肯停笔,夫人灰娃只好用大围巾把他的头包起来,站在风口上用身体替他挡风,看看不行,又给他套上一个塑料袋保温,张仃直画到尽兴才肯离开。
    1981 年张仃来到新疆,他被戈壁滩上大片的古树林深深吸引,古老的胡杨林因风霜雷击,岁月侵蚀,巨大的树干四分五裂,伤痕累累,在绵延荒凉的戈壁滩上,却依旧倔强抗争着、生存着,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依旧用生命的绿色装点春天。眼前的景象使张仃深深震惊了,这位历经磨难而顽强存活下来的艺术家,从胡杨树想到了历经苦难却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想到了自己在困境中依然坚守的艺术追求,这些大树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他顾不得休息,投入忘我的创作之中,一幅长长的焦墨山水画《巨木赞》就这样诞生了,这一巨幅作品成为他重要的代表作。
    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作为一代艺术大家,张仃的画作已经达到了数万元一平尺的高价,但他在体力精力都还充沛的时候却突然停止了绘画,这在当代画家中是十分罕见的。对此他解释说:“我画山水画的灵感是从大自然中获得的,看山就像朝圣,不被山水感动我不画。现在年龄大了,不能去山里了,我自然要放下画笔。”从此,张仃把自己的创作兴趣投放到了研习书法上,每天笔耕不辍。
    2005 年 5 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清华大学访问。清华大学向宋楚瑜赠送了 3 件礼物,其中一件就是张仃的书法作品。张仃考虑到黄遵宪先生曾在清华大学学习,也曾在宋楚瑜家乡湖南省推行变法维新,2005 年又是他逝世百周年,就以小篆书法书写了黄遵宪有感于山河破碎、期盼祖国富强统一的一首诗,这件作品受到宋楚瑜的格外喜爱。
    2006 年,温家宝总理去医院看望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时,季羡林向温总理透露正在创作一首《泰山颂》,以表达一代学人对中华盛世的赞美。季羡林在病榻上完成这首诗后,有关方面请张仃书写,张仃经过数日精心创作,一幅巨大的篆书作品呈现在了人们面前,现在,这件两位大师的合璧之作已铭刻于泰山之石。
    张仃是个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人,对自己的艺术成就很少谈及,媒体上门采访,他也常常会轻描淡写地说:“我不记得了。”即便如此,他近 80 年的艺术成就,还是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授予他“中国漫画金猴奖”荣誉奖,中国老教授协会授予他“科教兴国贡献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他“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中国文联和中国美协授予他 “金彩奖”,国家文化部授予他第一届“造型表演艺术创作成就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表彰他的艺术成就,设立以张仃名字冠名的奖学金,张仃深情地说:“我做得很不够,像齐白石、黄宾虹他们,都比我成就高,但他们都没有享受我这样的待遇,我感到很惭愧,我还要继续努力。” 张仃始终认为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应该用手中的画笔,为国家、为民族做事。对于各种社会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每次都热情参加。他先后向中国美术馆捐赠艺术作品 138 件,向故乡辽宁博物馆捐赠作品 40 件,今年 4 月 28 日,张仃坐着轮椅来到故宫,向国家捐赠了 10 幅书画作品。他说:“艺术家应该有良知、有责任感,应该为社会大众做榜样。”
    毕竟岁月不饶人,张仃的身体不再像从前那样硬朗了。今年 9 月 21 日,他因病再次住进了医院,幸亏家人和医院抢救及时,才被再次救治过来,现在正在缓慢地恢复之中。在当代艺术界,像张仃这样的艺术老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多少人都在心中为他祈祷,希望上苍为中国艺术界留住这道难得的风景。
 
 资讯排行
    张超美术馆(8561次)
非凡十年 一路一带推荐书画家张超(8306次)
品茗论艺,中国著名画家张超一行莅...(666次)
徐勤军|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557次)
张超美术馆(534次)
徐勤军|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445次)
新邵:国防润童心 共筑强军梦(290次)
《景秀世界·瓷名天下》-- 李志松陶...(279次)
中国艺术名家典范—建国75周年艺术...(267次)
中国艺术名家典范:建国75周年艺术...(233次)
 最近展览
·艺无止境——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艺术大展 京津新城温
·转角——芳之陈艾美人画展 中关村盘古
·梁书、梁西江书画传承作品展 江西省美术
·『筑梦新征程』郭雯师生八人画展 深圳书画艺
·我和我的祖国---惠州画家画惠州作品 中国画学会
·“清风徐来”韩昊山水作品展 爱国路东湖
·2017年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郑世武画 浦东新区世
·“象外追维”谢增杰大写意花鸟画展 红桥北大街
·“行一带一路,品墨韵中华”-全国美术 中国国家画
·痕迹:2017瞿顺发水彩画画展 广轩路29
·信笔游之——方广智访问学者山水画作品 中央美术学
 
关于中国美术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4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