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中国美术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商铺建站 | 艺术家建站 | 美术企业建站 | 艺术通 | 管理助手 | 设为首页 | 添加到收藏夹 |
中国美术网
搜索排行榜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探索.古代国画宗师的谋画心法

时间:2018-11-5 15:57:47 点击次数:1426
我经常看到某某画家创作新作品的新闻,又常常见到文评家评论某一作品时引用“创新”一词。也有人大谈“线条、色彩、用墨”,以渲染某一作品的创作风格。一些人通过某种归类,从中分析其创作的目的、创作对象和创作原则。

我不想重复这类教科书式“创新”概念,或者重复那些文评者“成人之美”的溢美之词。法无定法,真正的顶级的国画艺术品,绝不是因循守旧,遵循固有程式得来的。而是源于自然,成于智慧。精品、妙品、逸品是国画宗师智慧的化身,是思想境界的图腾。就其“创新”而言,70%是“我有我法”,30%是师从他人。一切优秀的水墨丹青,离开自然和智慧,中得心源和澄怀味像都是纸上谈兵。





荆浩在《笔法记》上有几句经典谋画论述。他说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我端详荆浩的六要,与其说是对谢赫“六法”的继承,不如说是深化谢赫六法而得出的谋画心法。在长期实践中,荆浩潜伏太行山之洪谷,修禅问道。吸日月之精华,夺天地之造化。他将大量清水融入墨汁之中,以逐步渗透,层层晕染之法,推演墨色精微变化。化育太行山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内涵。从另一种角度看,荆浩的水墨推演,实际上是赋予谢赫“随类赋彩”之法以新鲜的内涵。自六朝以来,山水画都是青绿设色,勾线填彩。但荆浩隐居洪谷谋画,以水墨为阴阳二气,通过强化水分运用,强调“有笔有墨”,谋画天地万物变化规律。他将笔与墨,墨与水相结合,权衡水与墨之间微妙的变化态势,图演画局。再比如荆浩把“思”放在“景”之前,这是把“思”看成图谋画策的重要前提手段。当然历代画家无不以“思”为绘画前提。但荆浩的“思”,一方面是“意在笔先”。另一方面则是删除繁冗,求其主要,这是老庄哲学中大道至简的智慧。





范宽性疏野,嗜酒好道。他对景造意,自成一家。其谋画的峰峦,浑厚端庄,气势壮阔伟岸,给人以雄奇险峻之感。范宽何以取得如此成就呢。笔者以为,最大的动因源于“未若师吾心”。范宽在《宣和画谱》上说:“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诸物者,未若师吾心”。范宽是借古人谋画之法,反证自己的“心”法。这种心法可以称其为“中得心源”。但此“中得心源”非彼“中得心源”。比如说,前人谋画的“中得心源”是近在咫尺之物。且不说前人的视野如何,单就范宽的性格而论,方圆几许与他的“嗜酒好道”的志趣相去甚远。其实嗜酒未必让范宽“未若师吾心”,但是“好道”则是“师吾心”的源头。在中国,“道”并非是谋画者的专利,但“道”却是智慧丹青的源泉。老子2400年前,放眼于天下苍生。范宽既然“好道”,谋画必然不是方圆几许,纵使中南群山的千丘万壑,也不过是他心中的斗方几许。换句话说中南群山不过是范宽心中的咫尺草稿,是范宽为谋一画筑起的谋画沙盘。最终结果是通过咫尺草稿和“沙盘”,谋画大千世界的风云变幻,阴阳明晦。范宽的绘画,静穆、空灵,不火不燥,是其智慧因果。



倪赞画竹可谓风雨兼程。由于倪赞画竹,根本不讲究古人章法。单凭“聊以写胸中逸气耳”画竹,结果许多人认为,他的竹不是竹,是麻或者是芦苇叶。导致当时的人笑话他的“竹”。正因为如此,他给好朋友以中画竹后,还在自语“但不知以中视为何物耳”。恐怕好朋友以中也看做芦苇叶或者麻叶吧!这个故事说明国画发展演变的一个重大问题,即倪赞的“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实际上是对传统谋画心法的颠覆。画一幅画,究竟是逼真,写实,还是随画家的心境。从倪赞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以“心”谋画,才是古代圣贤所说的“万类随心”“相由心生”。画本身不过是装饰物,但赋予一颗跃动的“心”,一幅画就成了画家的“心”。从倪赞的人生交际看,倪瓒友人多为和尚、道士。他的至交张伯雨是有名的道土,另一位至交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几百年之后,才成为名画家的黄公望,黄当时也是道教中的名人,道学深邃。无论是张伯雨还是黄公望,都是一时才俊,因生逢乱世,而遁居修道。与主流社会的割裂,使他们养成了孤僻独傲的性格和超脱尘世逃避现实的思想。由此推断,倪赞之心必不在主流社会之中,所以其“心法”,也不会入主流社会的法眼。我画竹是聊以写胸中逸气耳,我爱咋画就咋画,我的“心”岂能受世俗的干扰。这是倪赞远离主流社会的真实写照。倪赞这种主观上的遁世修道,却导致了他笔墨的苍凉古朴、静穆萧疏、一“竹”独秀。这或许是倪赞“心法”的另一种诠释吧。



说到谋画大宗师,不可不说的是石涛。我觉得石涛的“一画”是撼动古今谋画之法。其谋画心法的主要特征,是以我为中心的通法而知变。石涛曾主动进京结交显贵,意欲出人头地。可惜权贵们仅把他当作会画画的和尚。这是石涛人生遇到的重大挫折。还有,当时一些人并没有看好石涛的作品。甚至一些画家指点其皴法不合古人章法,还有一些人专挑石涛画作中一些瑕疵。他们认为石涛的画,不拘章法,难登大雅。高明之人以无定法为一切法。石涛并没有将时人的闲言碎语放在心上,反而沿着自己认准的心法,一直走下去。“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天有是权能变山川之精灵,地有是衡能运山川之气脉,我有一画能贯山川之形神”。这是石涛一画论中的经典心法。事实证明,石涛的自信,使他成为中国画史上一座高峰。



总的来说,大宗师谋画方略,既有不同,也有相同。相同之处,耐人寻味。无论是石涛、荆浩,还是范宽,倪赞,黄公望,八大都有为道或为僧的经历。而道和僧的核心学说,是大千世界的智慧学说。这种学说的背后,是一种与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视角与胸怀。这使他们能站在认识论的高位,运筹帷幄,一展画略。第二,几乎所有宗师级的画家,认可一个道理,三千法界,唯心是选。物是死的,“心”是活的。有谋画之“心”,画才有生命。有通变心法,画才能变化。第三,笔墨自信是他们普遍存在的共识,比如倪云林,比如石涛,无论时人怎样说东道西,不仅没有动摇他们的笔墨自信,而且这种冷言冷语反而成为他们谋画的动力。第四,自然界的一切,不过是他们谋画的草稿与沙盘。他们将心法与笔墨融汇贯通,图演天地万物变化精微,化育不同的人间奇迹。尽管有些人,当时默默无闻,甚至名不出一隅,但几百年后,他们一峰独秀,改写中国画史。

总之,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某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国当今画家没有大千世界之胸怀,没有站在巅峰的高点看人生,不脱离名利的窠臼,所谋之画不过一隅而已。

丹青居士
2018.9.27
 
 资讯排行
    品茗论艺,中国著名画家张超一行莅...(866次)
徐勤军|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695次)
徐勤军|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578次)
新邵:国防润童心 共筑强军梦(428次)
中国艺术名家典范—建国75周年艺术...(409次)
《景秀世界·瓷名天下》-- 李志松陶...(405次)
中国艺术名家典范:建国75周年艺术...(336次)
艺术家陈艾九幅作品入选卢浮宫“20...(203次)
艺术家陈艾作品《金台晓日》在法国...(200次)
中国艺术家陈艾作品《金台晓日》在...(197次)
 最近展览
·艺无止境——中国当代名家书画艺术大展 京津新城温
·转角——芳之陈艾美人画展 中关村盘古
·梁书、梁西江书画传承作品展 江西省美术
·『筑梦新征程』郭雯师生八人画展 深圳书画艺
·我和我的祖国---惠州画家画惠州作品 中国画学会
·“清风徐来”韩昊山水作品展 爱国路东湖
·2017年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郑世武画 浦东新区世
·“象外追维”谢增杰大写意花鸟画展 红桥北大街
·“行一带一路,品墨韵中华”-全国美术 中国国家画
·痕迹:2017瞿顺发水彩画画展 广轩路29
·信笔游之——方广智访问学者山水画作品 中央美术学
 
关于中国美术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
授权者版权所有©2024
电话:010-62873646 传真:010-62873646 电子邮箱:kefu@meishujia.com.cn 联系QQ:2516323857